“清华职业辅导”编者按
“脊梁”记录那些多年坚守在国家战略行业一线不懈追梦、默默筑梦的校友故事,用他们不驰于空想、不骛于虚声的青春,告诉每一个不一样的你:关于梦想,只要愿意追随,只要愿意坚持,你都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,成为民族复兴中的行业脊梁。
我国第一口万米深井巍然矗立,大国重器“海洋石油982”熠熠生辉,他们在骄阳下不懈地向下探寻能源。在这万米深处,在这万里海疆,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工作保驾护航的,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钻井机器人。
产品诞生的背后,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85级校友李学军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对祖国能源事业的赤胆忠心。在他的身上,能够看到改革开放以来,新一代清华人为我国钻井行业发展,默默耕耘的奋斗精神。
勇攀峰,从制造到“智”造
作为“十三五、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、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的第一发明人,李学军带领着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。
亲手打造出的油气钻井机器人集群系统,解决了国内油气开发“卡脖子”的困境,替换了原有的国外进口产品并实现了钻机集成控制系统的无缝衔接,推动钻井工程领域“国之重器”自主化、国产化。
同时,也积极地走出国门,在海外市场与欧美品牌进行较量,为我国拓展海外油服市场贡献了坚实力量。
勇争先,中国人自己也能搞!
从清华毕业后,李学军加入外资企业担任中国区总经理。优厚的待遇并未让他感到满足,反而对高端油气装备受制于人的感受更深。那句“难道中国人不能搞”的叩问一直萦绕心间。他坚信:中国制造完全可以超过美国!深思熟虑之后,李学军毅然辞职,选择自主创业。
2009年,李学军与崔杰和刘忱两名合伙人,联合创办了“北京捷杰西石油设备有限公司”。从此捷杰西三剑客怀揣梦想,开启了中国制造在能源领域的品牌之旅。
他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“实干家”,在这条技术长征路上,面对创业之初一系列的严峻挑战,李学军并没有退缩。他说:“清华人不抄作业”,坚持“高起点” “正向研发”,我们才能走得快,走得踏实。
他对标国际领先技术,敢于坐冷板凳,持续奔走于海洋、沙漠、戈壁、深山,从技术原理源头出发去真正解决问题。他的身上不仅闪烁着工匠精神的光辉,更将这种精神融入了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。
三年的打磨研究,难题逐一破解,属于中国自己的铁钻工成功问世。随着技术团队的慢慢成长,捷杰西公司开始不断地推出新产品系列,综合液压站、机械密封冲管、高性能吊卡等产品陆续成为明星产品,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。
勇探索,技术成果国际领先
2018年是国内钻井自动化和井场自动化、智能化提速的阶段。他带领企业逐渐成为我国核心钻井装备智能制造的领跑者,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占领了市场,同时打入中东、南美等能源战略地区。升级后的“智能钻井机器人”,结合AI算法和机器视觉技术,自动识别出上、下接箍及其高度和尺寸,摆脱了低效、易错的人工干预,在美国也获得了发明专利,多项技术成果均获评国际领先水平。
勇开拓,实现全面数字化钻井
李学军说:“我们的目标是攻克高端油气装备的国产替代难题”。从单体设备到智能系统,捷杰西打造了一套全数字的Tripro®智能钻井系统,解决钻井作业自动化、智能化运行中的难题,将石油钻井工人从危险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,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,实现本质安全。顺应油气行业自动化、智能化的趋势,该系统正式迈入大规模产业化新阶段。
十五年来,李学军矢志不移地坚持智能钻井理论研究和技术革新,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持续迭代,确保产品稳定性、向高端石油装备攀升的同时,以持续的创新来应对不断出现的行业需求,为我国油气钻井装备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。
他与研究团队不断优化这项“系统工程”,引领着每一位研发人员全情投入于研制任务。这其中有许多来自清华的校友,并肩携手,在国家需要的油气行业高端智能制造领域深耕不辍。
从“拔剑四顾”的茫然,到如今产品国际领先,激励他勇毅前行的,是对于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,是让国产高端油气装备更智慧的不懈追求,是清华浸润人心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的责任使命。
怀勇者心,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,向高端石油装备攀升,李学军和团队一直在路上。